長租公寓的“租賃泡沫”論
在長租公寓發(fā)展得風生水起之時,業(yè)界對于住房租賃市場的風險預測——“租賃泡沫”論,也越來越多被提及。
要明白“租賃泡沫”的產生,首先要了解長租公寓的運營模式、盈利模式。
首先,中介聯系房東,承諾包租,租金由中介承擔,這樣一來,房東省心,中介方也獲取了大量的房源。
然后,中介聯系房客,承諾押一付一甚至于押零付一來吸引房客,房客只需要支付一點服務費即可。
但是,房客簽的合同真實面貌是什么呢?其本質上是租客和某家金融公司簽約,房客每個月的“租金”、“服務費”實際上是交給了金融公司。這是因為,中介通過種種優(yōu)惠條件誘惑房客簽下合約后,再以房客個人信用做承諾,獲得了金融公司一年的租金貸款,中介此時手上就握有一年的租金了。至于這筆錢的使用,則只有中介自行知道了。
假如一個租客租用一間月租為2000元的房子,租客則需向金融機構“貸款”24000元,這樣一來,中介可獲得至少24000的貸款。中介將其中8000用于第一季度的房租交予房東,剩下16000則可自行使用。而這僅僅只是一位租客,若是十位、百位、千位······中介不斷擴大市場規(guī)模,新錢不斷入賬,而新入賬的資金可以拿出來繼續(xù)擴大市場規(guī)模。然而一旦中介方資金鏈斷裂,則瞬間崩盤。
早在2014年,萬科就已摩拳擦掌的進入這一領域,并在廈門開始試水運營,2018年8月,萬科說要將租賃業(yè)務定為集團的核心業(yè)務。半年后,萬科宣布“萬村計劃”進村數目約為60個,獲取房間約10萬個;然而一年之后,萬科宣布放棄在坪山、光明等區(qū)域的已簽約房源,全部經濟損失由萬科承擔。2019年7月9日,萬科長租公寓總經理薛峰離職,其履職僅不到一個半月。萬科方面表示,在長租公寓計劃推進過程中,確實遇到了一些實際的困難,
無獨有偶,2017年10月,上海壹火科技退出長租公寓,新的股東——上海歆禺房屋租賃有限公司進入,并將招牌換為愛公寓。而2018年3月5日,此時在上海已擁有4000間長租公寓的“愛公寓”承認,資金鏈已經斷裂,正在通過股權出讓的方式尋求融資。
行業(yè)也在不斷成長中,但要徹底解決問題,還得靜待野蠻生長結束,回歸理性,真正實現規(guī)范化、標準化。
? Copyright 2013 南京奧特賽人工智能技術研發(fā)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:蘇ICP備19032300號-1 蘇公網安備32011602010459 技術支持:科威鯨網絡